第二百六十六章 换一个角度看待死亡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翌日,靖安宝峰寺。

一行三人拾阶而上,欣赏着寺庙风光,而禅宗史上着名的“马祖兴丛林、百丈立清规也是自此开始。

“佛学关于死亡给出了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概念,它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终结,只是代表过去终结,你还有未来,死亡可能代表着希望?此生皆苦,来生可期。”马夕侃侃而谈,“而道家对于死亡则是超脱的,是敬畏的,因为在道家的概念当中,人是一世的,唯有修行才能长生,不然化为气,归于天地。”

苏叶在旁边点头,予以肯定,道家是我国本土宗教,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方士,在《太平经》中有写:凡天下人死亡,非小事也,壹死,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.人居天地之间,人人得壹生,不得重生也。最后这句就说明了道教认为人死如灯灭。

而马夕还在继续,“儒家关于死亡的看法,孔夫子说敬鬼神而远之,不可怪力乱神,孔夫子没有讨论鬼神的问题。但儒家因为礼对于死亡是重视的,所以说慎终追远,敬始善终.”

“在我国儒道释是三大宗教文化主体,对于死亡的态度是慎重,超然,无惧,但不管是哪种,都在表明死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”

苏叶点点头,“是的,死亡是自古就在讨论的一个问题,因为死是无法经验的,不可替代,永远只能是自己面对,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死亡。”

许清远在旁边附和道,“因为不可避免,大多数人面对死亡其实是恐惧的,或者说死亡并不可怕,而是死亡后的未知和虚无,没有人知道死亡后面是什么样子,所以害怕。亦或者死亡可能轻易抹去一个人的努力,存在的痕迹,在这种大恐怖面前,我们会很自然地无力,惧怕。”

马夕看向苏叶,“苏叶,我知道在哲学中有一种说法,叫做学习哲学就是预习死亡,因为任何关于人的问题,都能被一层层剥离,剥离到最后,其内核一定是死亡。那么哲学家们是怎么看待死亡的?”

“师兄说的很对,死亡是无法避免的问题,而哲学也一直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,所以有人说哲学成为思想的最后担当,为人们提供精神避难所。”苏叶不急不慢,“在古希腊时期,伊壁鸠鲁作为一位无神论者的哲学家,他认为我们活着时,死尚未来临,死来临时,我们已经不在,因此死亡与我们无关。

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关于死亡有个很着名的概念叫做:向死而在。他为死亡重新赋予了意义,只有通过死亡,才能抵达生命的本真性和整体性,死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下山娶个媳妇,至于弄死我么? 穿越女尊:金手指开大宠绝色夫郎 穿到七零年代,拐个村霸当老公 落落寡欢 开局新婚夜:娇软女主有喜啦 军人军医,办公室恋情? 快穿生子:美人妖精她福孕满满 她就职于德罗伽蓝 我在乡下当村医 带着农场游戏闯末世 透视官眼:从最基层开始崛起 哭包竹马爱哭还难哄 搬空奇葩养母家,下乡替嫁养崽崽 职场小聪明 你和我的苏打水情缘 引凰归帝凰临:炼丹契兽倾世女帝 人在大唐,我靠宫斗系统称帝了 恶魔中的福尔摩斯 摊牌了,我就是武财神 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后我重生了